谜语

关于中秋节的脑筋急转弯以及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

关于中秋节的脑筋急转弯以及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3-30 10:45:43阅读:

  谜题:春色满园十五夜(打一成语)

  谜底:花好月圆

  谜题:三岁姑娘肩背弓,沿山打猎到山东,十五十六真威风,廿七廿八一场空。(打一自然物)

  谜底:月亮

  谜题:十五不出门(打一成语)

  谜底:望而却步(十五又称“望”)

  谜题:五湖四海一美人,十五六岁玉清纯,十八十九得了病,一到三十便断魂。(打一自然物)

  谜底:月亮

  谜题:山旁隐现横空日,雨下埋香寂寞人。(传统佳节)

  谜底:中秋节

  谜面:国庆中秋传捷报(打一成语)

  谜底:节节胜利

  小贴士:“节节”,别指“国庆、中秋”两个节日。

  谜面:婚礼次日是中秋(打一成语)

  谜底:大喜过望

  小贴士:“望”,别解为“望日”,即月亮最圆的一天,通常指旧历每月之十五日。谜底“大喜过望”别解为“大喜过后是望日”。

  谜面:广西中秋月(打二字水果)

  谜底:桂圆

  小贴士:“广西”,简称“桂”。

  谜面:八月十五观钱江(打二字股票词)

  谜底:看涨

  小贴士:谜底中的“涨”别解为“涨潮”。

  谜面:香字少一撇,不作杳字猜(打一字)

  谜底:杏

  小贴士:“香”字少去“一”和“撇”,余下“杏”字。

  谜面:演员打斗真叫绝(打一字)

  谜底:角

  小贴士:“角”,一义为“演员”,也有“打斗”之意;“角”与“绝”的读音还相同。谜面三次扣合谜底。

  中秋节的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 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 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 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 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 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 游子,更 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乡”,杜 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 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 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 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 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 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 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 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 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 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 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 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 后,全家人围桌 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 盛 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 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 月,中 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 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 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 近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